以前,一年到頭就只要忙幾次,除了五一、十一、元春,就是廠商的市場開盤和季節性促銷;現在,一年幾乎每周都在忙,除了五一、十一、元春,還有618、雙11,還有企業的品牌日、商家的超品日。
以前,淡旺季非常明顯,一年旺季就那2、3個月,沖一把拼一把,全年任務就能完成六七成,基本上就定心了;一到了淡季,那就是“全員放羊”了,不是開會學習,就是盯著商家打款出貨,幾乎不會有什么太大壓力。
現在,淡旺季市場根本沒有差異,幾乎每周都要搞促銷,更別想著旺季沖一把、淡季放松點。幾乎每周都在小活動、每月都在大主題,碰到電商、連鎖商的主題促銷,電視機銷售再加上工廠的品牌日、專賣店節,簡直連軸轉,根本別想偷懶。
這是幾位家電廠商的業務人員,近日與家電圈的一番對話。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,隨著這兩年來家電消費市場正在發生一系列根本性的變化,其中一線市場銷售淡旺季已經變得模糊,帶來廠商經營節奏的變調。
其中,彩電、冰箱、洗衣機,以及廚電、小家電都成為全年性的常態化消費品。即便是空調、取暖器這樣季度性特征鮮明的產品,如今的旺季也開始縮短,電視機銷售而日常性的出貨開始增多,淡旺季差被一步步削弱。即便是618、雙11促銷節點,也只是通過價格鎖定一部分消費需求。
可以說,電視機銷售家電銷售淡旺季的界限模糊,帶來的是整個家電廠商日常工作和經營節奏的持續生變,電視機銷售就是更忙碌。直面而來的,就是增加了日常工作的挑戰性和復雜性,由過去一個月,甚至幾個月忙一次,到現在是天天都在忙,幾乎沒有休息偷懶的私人空間,否則市場蛋糕就要被同行搶走;內心的那根弦絲毫不敢放松。
在這種情況下,整個家電營銷體系的挑戰越來越多、壓力越來越大。一大批的70后家電業務員們都普遍干不動了,眾廠商必須要加快吸引95后甚至更年輕、有沖勁的年輕人,加入市場終端推廣隊伍中來。這是一次巨大的挑戰,更是一次全新的機遇。
與之對應的,則是眾多家電廠商無論規模大小、實力強弱,都被推到了同一起跑線上。那就是,不管企業規模和人員多少,只要將精力和重心放在一線市場上,敢拼敢搶,二三線的小品牌也能在一些區域市場成為一線大牌;同樣,一線大牌如果不努力,不敢于在一線市場亮劍、拼搶,那么就無法在當地扎根崛起。
所以,在家電市場銷售淡旺季不再鮮明的情況下,對于眾多廠商來說,機遇大于挑戰,唯一的活命路,就是比別人更勤奮,比別人更努力,比別人跑得更快。沒有什么比這個更好的靈丹妙藥了。